您好,歡迎光臨太倉市政府門戶!| 用戶中心
智能問答|無障礙瀏覽|繁體版|English

2013年太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統計局發布時間:2014-02-25 16:42瀏覽量:字體:

201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緊扣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多項指標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56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532.46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436.26億元,增長12.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1785元,增長10.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1.9%。八大類消費價格“四升四降”:食品類、衣著類、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居住類價格分別比上年上升5.0%、1.7%、6.0%、1.4%;煙酒及用品類、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類、交通和通信類、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分別比上年下降1.1%、0.1%、2.6%和0.6%。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單 位

2013年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1.9

#食品

105.0

煙酒及用品

98.9

衣著

101.7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99.9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106.0

交通和通信

97.4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99.4

居住

101.4

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0.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稅收收入82.12億元,增長13.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92.36億元,增長7.2%。

二、農  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10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農業產值26.90億元,增長10.2%;畜牧業產值14.90億元,增長8.4%;漁業產值12.95億元,增長7.9%。糧食、棉花、油料種植面積分別為29.35千公頃、0.27千公頃和1.88千公頃,糧食、棉花、油料作物總產量分別為214532噸、324噸和4824噸。年末生豬存欄19.41萬頭,生豬出欄26.03萬頭;年末家禽存欄464萬羽,家禽出欄1785萬羽。

種植業主要產品生產情況

產品名稱

播種面積(千公頃)

總產量(噸)

產品名稱

播種面積(千公頃)

總產量(噸)

糧食作物

29.35

214532

棉花

0.27

324

油料作物

1.88

4824

瓜果

0.94

28200

#花生

0.17

579

甘蔗

0.01

417

油菜籽

1.68

4200

蔬菜

15.6

505777

新增高標準農田4.5萬畝、高效設施農業0.6萬畝,新建水稻工廠化育秧點5個。新增農機具1779臺(套),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2.7%。新增農民集中居住戶5323戶,集中居住率達63%。農村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度91.7%。新增合作農場2家,新組建合作聯社6家,9家社區股份合作社完成資產量化工作。村均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達675萬元,比上年增長1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564.3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94.70億元,增長6.4%。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27家,年產值突破億元企業319家,其中超20億元企業20家、超50億元企業3家。

全年完成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446.15億元,比上年增長5.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930.48億元,增長6.5%。實現利稅總額174.87億元,增長12.2%;利潤總額115.17億元,增長1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154.86億元,增長20.1%;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103.15億元,增長24.8%。

全年實現新興產業產值987.80億元,比上年增長6.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幅0.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49.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產品產量

比上年增長%

171356

34.8

萬米

6955

-2.7

服裝

萬件

3766

-2.1

人造板

立方米

11171

-14.0

家具

1496108

-16.9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2756597

2.9

初級形態的塑料

162572

12.8

化學藥品原藥

597

-4.5

化學纖維

1258292

6.4

塑料制品

52620

4.0

水泥

1914846

6.4

銅材

67676

6.1

金屬集裝箱

立方米

3564566

-17.0

滾動軸承

萬套

30463

25.3

兩輪腳踏自行車

1316090

15.6

交流電動機

千瓦

4848808

19.8

光電子器件

萬只(片、套)

4112

51.5

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

臺(套)

76

33.3

自來水生產量

萬立方米

9352

6.2

全年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9.51億元,比上年增長2.7%;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48.53萬平方米,下降14.7%;房屋竣工面積156.03萬平方米,下降16.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工業投資258.94億元,增長9.3%;服務業投資261.02億元,增長11.0%。高新技術產業投資43.38億元,新興產業投資145.43億元,占工業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6.8%和56.2%。分地區看,城鎮投資351.31億元,增長6.2%;農村投資168.69億元,增長19.5%。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67.79億元,比上年下降2.4%,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3.0%。商品房新開工面積158.63萬平方米,增長64.1%;施工面積586.02萬平方米,增長1.8%;竣工面積89.22萬平方米,下降7.2%;銷售面積105.65萬平方米,增長26.0%。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7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按消費形態統計,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85.68億元,增長9.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3.02億元,增長26.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1.49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7.21億元,分別增長17.5%和1.7%。

六、開放型經濟

全年新批外資項目85個,完成注冊外資7.9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0.6%。完成實際利用外資6.18億美元,下降23.8%,其中服務業到帳外資3.05億美元,增長162.1%。實現服務外包接包合同額6.94億美元,離岸執行額2.93億美元,分別增長72.4%和58.4%。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27.7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出口總額55.19億美元,下降2.5%;進口總額72.52億美元,增長4.0%。

全年引進內資項目891個,新增投資總額179.46億元,新增注冊資金80.01億元,引進內資實際到帳資金125.73億元。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項目141個,注冊資金70.42億元。從產業分類看,引進一產項目7個,注冊資金0.15億元;二產項目345個,注冊資金37.21億元;三產項目539個,注冊資金42.64億元。全市私營企業總量達到12924戶。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98.00億元,比上年增長8.7%。完成旅客運輸量3602萬人次,增長7.0%;旅客運輸周轉量161475萬人公里,增長7.8%;貨物運輸量2257萬噸,增長2.2%;貨物運輸周轉量244469萬噸公里,增長3.3%。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13.97萬輛,比上年增長17.5%,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1.01萬輛,增長18.8%。年末擁有公交車236輛,增長10.3%;擁有出租車458輛,增長7.0%。

全年實現郵政業務總收入8409萬元,比上年增長8.4%;電信業務總收入11.17億元,增長9.3%。

太倉港實現港口集裝箱運量326.71萬標箱,同比增長12.0%;貨物吞吐量13002.95萬噸,增長15.0%,其中,金屬礦石、煤炭及制品、化工原料及制品分別為4917萬噸、1635萬噸、690萬噸,分別增長16.4%、13.2%和28.6%。年末共有國際國內航線114條。

全年旅游接待境內外游客411.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旅游總收入60.19億元,增長15.2%。接待海外旅游人數4.67萬人次,增長12.6%,其中外國人4.09萬人次,增長14.3%;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0.62萬人次,增長19.2%。景區接待人數336.96萬人次,增長9.1%,平均客房出租率為45.6%。年末擁有星級飯店15家。

八、金  融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145.18億元,比年初增加127.72億元,增長12.4%;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420.82億元,比年初增加43.66億元,增長11.6%。外匯存款余額73854萬美元,比年初增加10853萬美元,增長17.2%。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94.92億元,比年初增加131.51億元,增長15.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465.05億元,比年初增加86.03億元,增長22.7%;中長期貸款余額500.95億元,比年初增加42.42億元,增長9.3%。外匯貸款余額108392萬美元,比年初增加4794萬美元,增長4.6%。

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

單  位

年末

比年初增減額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人民幣)

億元

1145.18

127.72

# 單位存款

億元

688.87

72.25

城鄉居民儲蓄

億元

420.82

43.66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人民幣)

億元

994.92

131.51

# 短期貸款

億元

465.05

86.03

中長期貸款

億元

500.95

42.42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本外幣)

億元

1190.21

133.15

#城鄉居民儲蓄

億元

423.74

43.71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本外幣)

億元

1061.00

132.48

年末登記證券開戶數49331戶,比上年下降7.8%;全年證券交易額502.18億元,增長53.3%。

全年保費收入14.73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人壽險保費收入7.88億元,下降2.1%。全年保險業務賠付5.01億元,增長35.4%;賠付率54.0%,比上年提高5.1個百分點。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擁有小學29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外來民工子弟學校8所,社區教育中心7個,老年大學1所。全市在校學生7.6萬人,其中公辦學校6.6萬人。全市學齡兒童入學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為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7%。全市中小學擁有教職員工4387人,其中公辦學校4012人。

全年授權專利6179件,其中發明專利334件。獲批省級以上科技項目69個,其中國家級26個;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18家。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過99%。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9家、省民營科技企業56家、高新技術產品125只、國家重點新產品3只。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年末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10個,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各1個,檔案館3個,公共圖書總藏量87萬冊。當年新開放各類檔案3474卷,比上年增長105.7%。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成功。舉辦了中國太倉攝影展。檔案數字化工作經驗全國推廣。名人館、美術館建成并對外開放。

全年承辦2項國際、5項全國和3項省級賽事;組織包括足球聯賽、百村籃球等各類群體活動約150項次,參與人數12萬多人次。新增了29套全民健身工程(點)。15個村(社區)“三個一”工程基本完工。

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23所,其中綜合醫院5所,中醫醫院1所,專科醫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3所,鄉鎮衛生院17家,血站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急救中心1所,疾控中心1所,診所、醫務室66所,衛生培訓與健康促進中心1所,衛生監督所1所,醫學會1所。年末衛生機構擁有床位3297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872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戶籍人口47.45萬人,比上年增加19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5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11‰,死亡率為8.03‰,自然增長率為-0.92‰;年末常住人口70.70萬人,城市化率為64.48%。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1605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1%和11.3%。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420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102元,分別增長4.8%和15.4%。城鄉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4.0%和32.6%。

年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0.05萬人,參保率99.8%,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4.35萬人。全市居民醫療保險覆蓋率99.9%。大病醫療保險平穩運行。公積金繳存城鎮職工覆蓋率68.0%。

全年組織培訓城鄉勞動力2.06萬人次,全市參加技能培訓1.3萬人,參加技能鑒定1.37萬人,頒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14萬份。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05%,比上年下降0.24個百分點。

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發放低保金2980萬元、貧困慰問金(慰問品)2895萬元、物價補貼156萬元。低保邊緣重病困難對象救助范圍由8類擴展到15類。市頤悅園基本建成,33家日間照料中心(站)和43個助餐點完成建設。

啟動公租房、廉租房和直管公房“三房并軌”,全年新增公租房(廉租房)1511套、經濟適用住房50套、限價商品住房550套,基本建成保障房3706套。

十二、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

“智慧太倉—數字城市全覆蓋”系統啟動實施。主城區建設提檔升級,新港城形態不斷完善,科教新城拓展功能,新鎮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市環境“五大整治、五大提升”行動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931”行動深入推進。沙溪、瀏河完成“美麗城鎮”建設蘇州市示范點創建。339省道東延、沿江高速上海路匝道等建成通車,楊林塘及吳塘河航道工程全線開工。鹽鐵塘16.9公里、湖川塘二期3.9公里河道整治完工。完成110千伏直塘變等5項電網工程,新增主變容量23萬千伏安,實現電氣化村鎮全覆蓋。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4.6%,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5.9%、6.7%、18%和19.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80.5%。環境綜合指數95.45分。新增綠化面積1.52萬畝,林木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為17.6%和42.0%。

注:2013年對三次產業劃分進行了修訂,將“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等三個大類調入第三產業。


20181123164322919001.png

20181123164322492008.png

20181123164322444003.png

20181123164322902005.png

20181123164322738004.png

20181123164322940007.png

20181123164322123002.png

相關文件

打印此頁關閉窗口
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