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光臨太倉市政府門戶!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部門信息公開 > 政府部門 >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市政府文件 > 政府辦公室文件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太倉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7-15 14:17瀏覽量:字體:

各鎮人民政府,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高新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科教新城管委會,婁東街道、陸渡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健雄學院:

《太倉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7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倉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精準攻堅“333”行動實施方案

為改善太倉水環境質量,補齊城鄉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加快全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提升處理能力,減少污染物排放,高水平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根據江蘇省和蘇州市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部署要求,以及《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方案》和《蘇州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實施方案》等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決定開展以“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以下簡稱“333”行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補齊短板,以高質量推進排水管網建設養護、綜合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為重點,扎實推進城鄉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打造長三角示范樣板區,逐步實現城鄉河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目標,為打造“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增添底色,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

1.問題導向,補齊短板。聚焦污水管網空白區、污水直排、雨污水管網錯混接、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低等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以系統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重點,突出污水源頭收集和污染源頭管控,推進管網高質量建設,強化排查檢測整治修復,加快補齊管網設施短板,全面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2.近遠結合,標本兼治。深入摸清現狀,結合江蘇省和蘇州市的有關要求,立足當前、謀劃長遠,科學制定近遠期工作目標;堅持工程建設與日常管理兩手齊抓,強化政策配套和機制創新,做到科學整治、規范建設、長效管理、標本兼治。

3.系統推進,科學實施。污水處理提質增效與工業污染、面源污染治理同步實施,與老舊小區整治和海綿城市建設、排水防澇能力提升等工作協調推進;樹立全過程管理理念,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運用,以“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城市”建設為抓手,試點先行、穩步推進。

4.政府主導,合力推進。強化各鎮(區)主體責任,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強化屬地負責制,建立健全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精心組織、有序實施,最大限度減少對城市正常運行和群眾日常生活的干擾,妥善防范處置潛在風險與矛盾。

(三)目標任務

實施精準攻堅行動,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城鄉黑臭水體,國、省級水功能區穩定達標,劣Ⅴ類水功能區消除;到2021年底,城市建成區水體主要水質指標達到或優于Ⅴ類標準,城市建成區和沙溪古鎮區60%以上面積、鄉鎮(含被撤并鄉鎮)建成區50%以上面積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城鎮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空白區,全面完成“三消除”任務。基本完成管網排查檢測,初步建立雨水、污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得到有效提升,城市污水廠2021年底進水CODcr濃度大于260mg/L,BOD5濃度大于100mg/L,鄉鎮污水廠2021年底進水CODcr濃度大于180mg/L,BOD5濃度大于70mg/L。全面開展城鎮污水廠尾水提標改造,2021年初全市城鎮污水廠出水水質標準達到蘇州特別排放限值。建立新(改、擴)建污水收集處理項目可追溯、可追責的質量管控體系。

在第一階段行動的基礎上,再通過五年左右的持續努力,到2025年底,城鎮建成區重要水體達到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目標。城市建成區和沙溪古鎮區90%以上面積、鄉鎮(含被撤并鄉鎮)建成區80%以上面積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進一步提高污水廠進水濃度,2025年底,城市污水廠進水CODcr濃度大于300mg/L,BOD5濃度大于120mg/L,鄉鎮污水廠進水CODcr濃度大于260mg/L,BOD5濃度大于100mg/L。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輸送、全處理”,實現“污水不入河、外水不進管、進廠高濃度、減排高效能”,全面構建“源頭管控到位、廠網銜接配套、管網養護精細、污水處理優質、污泥處置安全”的城鄉污水收集處理新格局,持續推動全市城鄉污水處理綜合水平走在全蘇州和全省前列。

二、行動內容

(一)實施“三消除”,著力解決薄弱環節與突出問題

1.消除城鄉黑臭水體。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夯實“河(湖)長制”責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照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嚴格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態修復、長效管理”的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工作。2020年完成城鄉黑臭水體整治,消除城鄉黑臭水體。

2.消除污水直排口。開展城鎮建成區沿河排水口、入河排污口、暗涵內排口、沿河截流管道等的排查,查清雨污管道混接錯接、清污混合、污水直排等情況,建立排口電子檔案并分類設置明顯標志。按照源頭治理為主、末端截污為輔的原則,針對不同性質的污水直排口和溯源情況,提出治理對策和管控要求,加大沿河違章建筑清拆力度,科學實施污水直排口消除工程,重點解決旱天污水直排,有效管控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消除污水直排源頭。

3.消除污水管網空白區。以城(鎮)郊結合部、城中村、老舊城鎮和主要交通道路沿線為重點,全面排查污水管網覆蓋情況,分析評估存在主要問題,劃定管網覆蓋空白區或薄弱區域。根據排查情況,結合該區域建設改造規劃和近遠期實施計劃,科學確定消除管網空白區的方案和對策。優先考慮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網,不具備接管條件的,應采用原位或就近增設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對于近期計劃拆遷的管網空白區,可采取臨時性污水收集處理措施。繼續推進村莊生活污水治理,3—5年內不拆遷的村莊配套建設污水治理設施。遠離市政管網的旅游區、服務區、交通場站等必須建設生活污水治理系統。

(二)開展“三整治”,著力強化源頭污染管控

4.整治工業企業排水。推進工業廢水處理能力建設,加強化工、印染、電鍍等行業廢水治理,抓好工業園區(集聚區)廢水集中處理工作。加快推進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質處理,工業園區逐步配套建設獨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加快推進工業企業進園區,已建有獨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工業園區,區內企業生活污水鼓勵接入工業廢水設施統一集中處理。遠離市政管網的工業企業應建設獨立設施處理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組織對廢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工業企業的全面排查評估,經評估認定不能接入污水處理廠的、按規定要求自行處理直接排放的廢水和尾水不得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已經接入的限期退出;可繼續接入的,須經預處理達標后方可接入,企業應當依法取得排污許可和排水許可。加強對納管企業的水質監測,督促企業在污水排放口與城鎮污水主管連接處設置檢查井、閘門,安裝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和流量控制設施。強化水質監控,出水在線監測數據應與污水處理廠實時共享,控制閥門的控制權應交由排水管理部門及其指定的污水處理廠。對食品加工、釀造、酒精、果汁飲料等含優質碳源、生化性較好的廢水,經評估備案并與污水處理廠簽訂代處理協議后可直接接入城鎮污水廠處理。嚴厲打擊偷排亂排行為,對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或不達標排放的相關企業嚴格執法。開展工業園區(集聚區)和工業企業內部的雨污分流改造,重點消除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接等問題。結合所在排水分區實際,鼓勵有條件的相鄰企業,打破企業間的地理邊界,統籌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實施管網統建共管。整治達標后的企業或小型工業園區,繪制雨水、污水管網布局走向圖,明確總排口接管位置,并在主要出入口上墻公示,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5.整治“小散亂”排水。全面摸排城鎮農貿市場、小餐飲、夜排檔、農家樂、理發店、洗浴、洗車、洗衣店、小診所等“小散亂”排水戶、建設工地和垃圾中轉站的排水水量、水質、預處理設施和接管等情況,建立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及時整治到位。餐飲、洗車和理發店等場所按規定設置隔油、沉淀和毛發收集等預處理設施,并強化日常維護管理,確保設施通暢和運行有效。餐飲和夜排檔集中區域,可因地制宜設置餐飲污水公共傾倒排放口,增擴垃圾房(箱)設施規模,同步做好隔油預處理和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工作。建設工地應按要求設置沉淀池,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禁止排入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生活污水嚴禁排入雨水管道。強化排水許可管理,對按要求完成整治的排水戶發放排水許可證,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和宣傳教育。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加大對雨污水管網私搭亂接、污水亂排直排等行為的聯合執法力度,嚴禁向雨水收集井傾倒污水和垃圾,將違法排水行為納入信用管理體系。

6.整治陽臺和單位內部排水。全面排查居民小區、商業綜合體、公共建筑和單位內部雨污水管網和檢查井錯混接、總排口接管等情況,摸清每棟樓宇雨污水去向,列出問題清單,明確任務清單,落實整改時間節點,推進實施管網修復改造和建設。新建小區陽臺設置獨立污水收集管道,老舊小區陽臺污水采取雨污分流改造或截流措施,實施陽臺污水收集處理。排放生活污水的一樓或地下車庫等,通過雨污分流改造等方式實現污水納管處理。實施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建筑、商業綜合體等內部雨污水管網整治,機關事業單位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頭開展單位內部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整治。整治達標后,繪制雨污水管網布局走向圖,并上墻公示。

(三)推進“三提升”,著力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水平

7.提升城鄉污水處理綜合能力。評估現有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能力與運行效能,統籌優化處理設施布局,適度超前建設污水處理處置設施,推進污水處理廠之間的互聯互通建設。對于進水CODcr濃度低于260mg/L或BOD5濃度低于100mg/L的城鎮污水處理廠,要制定并實施“一廠一策”系統整治方案,明確2021年進水濃度目標和整治措施。2020年底前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實現進水(總氮、總磷、CODcr、氨氮)指標在線監測,完善出水在線監測指標監控,提高污水BOD5指標的檢測能力,實時上報和共享污水廠進出水水質數據。加快統籌建設污水廠污泥綜合利用或永久性處理處置設施,同步建設管網清疏污泥綜合利用或處理設施,建立污泥轉運和處理處置全過程可追溯的監管體系。建立完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監管”的城鄉污水處理“四統一”體制機制,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全面加強城鄉生活污水設施日常運行監管,確保各類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定期組織開展排水行業技術和業務等培訓工作,全面提升太倉市排水行業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尾水安全性,因地制宜建成不低于污水廠總規模三分之一的尾水生態凈化濕地,作為城鄉河道生態景觀等補充水源。

8.提升新建污水管網質量管控水平。高標準實施管網工程建設,規范招標投標管理,提高工程勘察設計質量,嚴把材料和施工質量關,落實建設單位和勘察、設計、監理、施工五方主體責任,建立質量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和誠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加強管材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管材產品。優先采用承插式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球墨鑄鐵管和實壁PE管等管材,使用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逐步改造淘汰現有的磚砌檢查井。對政府投資項目,應納入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組織招標投標,鼓勵政府采取集中采購方式或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方式嚴把管材質量關,加大進場管材質量抽檢力度。加強檢查井、管道接口、管道基礎、溝槽回填、嚴密性檢查等關鍵節點的施工管控,推行采用閉路電視檢測、電子潛望鏡檢測、氣密性檢測等管道檢測技術,強化管網工程驗收,建設資料及時歸檔。

9.提升污水管網檢測修復和養護管理水平。全面排查檢測雨污水管網功能性和結構性狀況,查清錯接、混接和滲漏等問題。根據管網排查檢測結果,有計劃分片區組織實施管網改造與修復,嚴格把控管道非開挖修復的材料和施工質量關。建立5—10年為一個管網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和費用保障機制。保障管網養護經費,實現專業化養護、規范化作業、全過程監管。提高雨污水管網機械化養護水平,各地要將居民小區、村莊內部管網納入日常養護范圍,鼓勵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單位對居民小區、村莊內部管網進行維護管理。企事業單位管網養護由單位自行負責,養護頻次每年不少于一次,加強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網養護的監管。加強污水泵站(泵井)運行管理,泵站等關鍵節點增設水質、水量的監測,探索污水分區計量,建成泵站(泵井)信息化管理系統,積極推行污水泵站無人值守、污水管網低水位運行和“廠網一體化”運行維護,探索同一污水廠服務片區管網由一個單位實施專業化養護的機制。建立雨水、污水管網GIS系統,實施動態更新完善,實現管網信息化、賬冊化管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逐步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加強市政排水口規劃設計與河湖防洪、水資源供給等規劃設計的銜接,合理控制河湖水體水位,充分考慮市政排水口與河湖控制水位相銜接,防止河湖水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明確任務。各鎮(區)根據太倉市相關要求,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鎮(區)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鎮(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齊抓共管,鎮(區)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明確條塊分工與職責,細化目標任務、時間安排和考核驗收等要求,及時召開部署動員會,層層發動、部署推進“333”行動。

第二階段:排查問題,試點推進。完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排水分區劃定,以排水分區為單元,摸清本底現狀,建立問題清單,形成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和責任清單,排定工作計劃,按期實施。選擇一批項目作為試點,先行先試、抓出成效。加快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示范建設,同步探索工業園區(企業)、居住小區、單位內部、“小散亂”排水戶整治實施途徑和推進機制。

第三階段:總結經驗,全面推進。總結試點經驗、分析問題,進一步優化方案、完善舉措,按照鎮(區)、社區分層級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加快各項行動落實推進,加快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城市”。

第四階段:鞏固成果,長效管理。全面完成各項任務考核驗收,同步配套完善長效管理政策機制。通過組織“回頭看”、效果評估、社會公眾監督等方式,督促長效機制的建立,真正實現常抓不懈、鞏固成效。

四、明確責任分工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將“333”行動納入重要工作內容。市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工作專班,專職負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協助統籌協調推進全市“333”行動。各鎮(區)同步建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強化屬地責任,實行任務網格化包干、工作區塊化管理,扎實推進“333”行動。

(二)明確職責分工。

各鎮(區)是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的責任主體,負責轄區內“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方案編制和建設。

市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協調、指導推進和考核監督“333”行動。

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配合做好協調、指導推進和考核監督“333”行動。

市水務局負責市政雨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和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等規劃設計、建設整治和養護管理工作,以及小區和單位內部管網養護的指導、監督和考核等工作,參與工業企業廢水進入市政管網前預處理達標的監督管理。負責河道清淤疏浚、水系溝通和生態活水工作,科學調度控制河道水位,落實河長制職責和藍線管控要求。牽頭理發、洗浴和洗衣店的雨污分流改造和整治。牽頭沿河直排口整治,以及沿河違章建筑清拆等工作。牽頭城鄉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協助相關部門貫徹落實污水處理費相關收費,研究完善污水處理費相關政策,探索建立將違法排水行為納入信用管理體系。

太倉生態環境局負責指導督促各類工業園區(集聚區)、工業企業內部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混接整治工作和參與“小散亂”排水戶整治;負責工業企業廢水進入市政管網前預處理達標和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工業企業違法違規排污行為。

市住建局負責“333”行動有關項目的質量監督、招投標監管,牽頭建設工地雨污分流改造和整治,指導督促沿河違章建筑清拆等工作。

市城管局牽頭洗車店以及垃圾中轉站雨污分流改造和整治,規范排水行為,加強河道沿岸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強化垃圾滲濾液和餐廚廢棄物的收運處理和管理,規范道路清掃和清洗工作。

市教育局牽頭學校開展或配合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內部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混接整治工作,加強節水、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節水、愛水的意識。

市文體廣旅局牽頭做好旅游景區、景點排水整治。

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做好交通獨立場站排水整治管理、水上交通污染治理、以及交通道路沿線污水空白區排查。

市商務局牽頭商業網點、商品交易市場等區域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混接整治工作。

市衛健委牽頭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接混接整治工作。

市行政審批局負責審核“333”行動有關建設項目的立項、施工許可等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農貿市場的雨污分流改造和管網錯混接整治工作,協助“小散亂”排水戶整治工作的前期排查工作并配合開展驗收,加強管材市場監管。

五、強化保障支撐

(一)強化技術支撐。太倉市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相關專業技術團隊支撐,在管網信息化、管網檢查修復、污水廠高效運行、尾水濕地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和質量管理。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在管網排查、修復、養護、信息化等方面引入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提升設計、施工、建設、監理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

(二)加強實施管理。按照突出重點、急用先行的原則,選擇一批項目和區域進行試點,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逐步全面推進。科學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建立清單化管理、項目化實施、節點化推進的機制,提高項目實施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發揮市水務集團高效管理效應,強化“廠網一體化”和市鎮(區)兩級管網的統一規劃建設管理,推行互聯互通。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協同推進項目建設,發揮綜合效益,同時加強施工組織管理,減少擾民,管控社會風險。

(三)強化要素保障。各責任單位應盡職履職,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支持和保障力度,建立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社會參與的投融資機制,積極拓展資金渠道。支持和推進全市城鄉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合理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建立并實行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提高自備水用戶污水處理費征繳率。結合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審批流程。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用地保障。

(四)嚴格考核評估。建立“月報告、季通報、年考核”的工作推進機制,及時調度進展、通報情況,強化指導、嚴格考核。按照蘇州市研究制定的“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標準和“333”行動工作考核辦法,加強污水處理考核,建立完善的核撥機制,提倡優質優價。優化調整高質量發展相關指標體系,將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相關指標納入其中。建立完善獎懲激勵約束機制,考核結果作為各鎮(區)政府(管委會)和相關部門工作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加強工作監督評估,委托第三方技術單位定期對各地“333”行動成效進行指導評估,開展專項檢查考核。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地區和單位,實施約談通報,加強督查督辦。

(五)加大執法監管。發揮河長制作用,建立巡查發現和執法監管的協同機制,加強水務、環保、城管、住建等聯動協作。嚴格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建立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巡查部門發現私搭亂接市政管網、向雨水口亂傾倒、亂排污等違法行為的,要及時通報執法部門,進行溯源追查,依法依規予以嚴厲查處。開展規范排水接納管理執法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工業廢水等偷排、超排等違法行為。

(六)引導公眾參與。借助各類媒體平臺,暢通宣傳渠道,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解讀,增強環保自律意識和治污責任意識,積極引導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志愿者隊伍共同參與,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的濃厚氛圍。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帶動作用,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形成正面的導向激勵機制。鼓勵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向公眾開放。加強信息公開,鼓勵公眾監督舉報向水體、雨水口排污和私搭、亂接違法行為。積極開展城市節水工作,形成節約每一滴水的綠色生活方式和社會氛圍,實現源頭減排、節水減污。

附件:太倉市城鄉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精準攻堅“333”行動任務分解表

打印此頁關閉窗口

相關文件

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