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部門信息公開 > 政府部門 >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市政府文件 > 政府辦公室文件
014184576/2022-00181
國民經濟管理、國有資產監管;政府辦公室文件; 通知
太倉市人民政府
2022-10-11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太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規范便利的一流政務環境工作要點》的通知
有效
太政辦〔2022〕137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太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規范便利的一流政務環境工作要點》的通知

時間:2022-10-14 16:39訪問量:
【字體:

各鎮人民政府,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高新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科教新城管委會,婁東街道、陸渡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健雄學院:

《2022年太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規范便利的一流政務環境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2年太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效規范便利的一流政務環境工作要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市關于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我市建設一流政務環境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上級要求和太倉的創新探索,以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聚焦市場主體關切,一體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太倉市高效規范便利的政務環境建設,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圍繞簡政放權,全方位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一)精準推進賦能放權。以服務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減少審批層級、縮短審批鏈條,對接省、蘇州市下放的行政權力事項,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推動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向鎮(街道)、村(社區)延伸,發揮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在政務服務中的作用,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市政府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協調辦〉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法治水平,確保各級政策連續性透明度。準確把握宏觀政策的內涵要求,加強對制發政策文件的評估審核。合理把握政策出臺和調整時機、力度。鼓勵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全面清理、廢止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合理規定,清理取消企業在資質資格獲取、招投標、政府采購、權益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差別化待遇。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及時兌現政策、履行承諾。(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鼓勵政務事項下沉,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政務服務供給。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構建分類管理、集約高效、多元參與、資源融合的立體化政務服務供給體系。探索優化多元協同聯動服務模式,推動高頻業務聯動合作,加速政務服務延伸下沉。推廣集成式自助終端向社區、載體、商場、樓宇和銀行、郵政、電信網點等場所延伸,深化“7×24不打烊自助服務”。引導多元化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就近咨詢、引導、幫代辦等服務,方便企業群眾零距離辦理。(市協調辦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圍繞需求導向,全流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四)推進市場主體便利準入、退出。開展“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場景,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網上辦理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合法有效身份證明和電子簽名手段。試行引入登記機關電子印章,實現市場主體登記“全城通辦”,營業執照和審批文書“全城通取”。建立歇業備案制度,探索開展“1+N”注銷套餐辦理改革試點,將營業執照與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食品經營等許可證實行一體化注銷。(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在生產許可、項目投資審批、證明事項等領域,廣泛推行承諾制,拓展改革實施范圍,按照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原則,力爭2023年底前實行“告知承諾制”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80項以上。(市協調辦、市市場監管局、市司法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暢通惠企政策直達通道。依托“太倉市企業服務總入口”的“政策精算器”,及時發布、推送各類惠企政策。對接“蘇企通”“蘇商通”服務。針對項目申報兌現等關注度較高的需求,推行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以及事后獎補類政策“免申即享”機制。聚焦外商投資市場準入、人才服務、科技創新等領域優化辦事指引,推動更多涉外政策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大數據管理中心、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監管局、人行太倉支行等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進不動產登記便利化。創新開展“一碼+”模式進一步壓縮凈地(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環節,對符合條件的商品房開發項目和工業項目等常態化開展“交房(地)即發證”。實行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納稅費“一窗受理、并行辦理”,推行稅費、登記費線上一次收繳、后臺自行清分入賬(庫)。創新推出一手房繳稅及不動產權證登記一件事。(市資源規劃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廣辦稅繳費“零跑動”“一次成”模式。突破屬地服務限制,推進稅費服務在蘇州大市范圍內“全域通辦”,實現所有綜合性辦稅廳線下通辦。推進“一表申請”“一鍵報稅”等智慧征納互動新模式。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向新辦納稅人免費發放稅務UKey。探索整合企業所得稅和財產行為稅綜合申報表,進一步統一不同稅種征期。認真落實《加強涉稅專業服務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建立涉稅專業服務定期采集管理等相關制度。(市稅務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推進公共資源“不見面”交易。優化電子交易流程和功能模塊,確保“不見面”交易事項占比超過90%。探索數字人民幣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應用場景。融入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規范遠程異地評標,持續推進數字證書跨平臺、跨行業、跨地區互認。融入蘇州公共資源交易統一主體庫,實現投標企業在蘇州市域范圍內“一次注冊,全市通用”。推進市縣一體化交易平臺進程,實現交易數據統一交互。(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圍繞業務協同,全鏈條深化工程審批改革

(十)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建立重點項目清單和政府服務承諾清單制度,推行“三極”項目審批服務模式。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清理規范項目建設全流程。規范完善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建立健全代辦幫辦和咨詢輔導服務機制。規范區域評估成果,實現在“一張藍圖”上落圖。試行對已滿足功能的單位工程開展單獨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合格后,可先行投入使用。推進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前檢查等不同階段標準的統一和銜接。深化“太倉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實現“用地預審項目生成系統”“一張藍圖系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三大系統互聯互通,填報信息和電子證照“一次生成、統一流轉、互認共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消防大隊等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提升涉審中介服務質效。清理整合中介服務事項,實行一次評估、結果公用。簡化中介超市入駐手續及網上交易辦理流程。規范涉審中介服務收費行為,屬政府性投資的項目需要委托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技術性服務的(采用法定方式確定中介機構的除外),通過太倉市涉審中介超市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公布中介服務的條件、流程、時限、收費標準等內容。強化運行監管,行業主管部門細化責任分工,引導工程建設項目相關的各類中介服務機構進駐,實現建設單位自主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優化市政公用服務便利度。推行“開門接電”服務模式,做好開發區建設“開門接電”示范區工作。推動電力營銷系統與“太倉一網通辦平臺”互聯互通。推進“電水氣暖信視聯合報裝一件事”服務全覆蓋。進一步簡化小型市政公用設施接入項目審批流程,實現“小型市政公用設施接入一件事”線上辦。實施電水氣暖通信有線電視等市政公用服務收費項目清單管理。建立電力接入工程建設政企聯席會議機制,解決電力外線建設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電水氣信視經營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水務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行政審批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深化區域評估助力項目早落地。在開發區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區域,加快推進區域評估實施進度。以項目建設單位需求為導向,探索擴大區域評估適用范圍,推動有條件的連片區域開展區域評估工作。在環境質量符合國家相關考核要求、環境管理體系較為健全的產業園區,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項目環評,探索入園建設項目環評改革,推進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避免重復評價。對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包含具體建設項目的,簡化項目環評內容。(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圍繞全程網辦,全周期推進“一網通辦”建設

(十四)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編制《太倉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全面落實“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的要求。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和實施清單標準化,梳理最小顆粒度辦事情形,編制并向社會公布統一的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建立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事項負面清單制度,并向服務窗口充分授權,合理設置分領域綜合辦事窗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面實行政務服務“綜窗、全科服務”模式。創建太倉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推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市協調辦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深度融合。依托“太倉一網通辦平臺”提升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深度,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升級政務資源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清理整合全市政務服務系統,提升政務服務數據合力。優化“太倉一網通辦平臺”移動端辦事能力,深化醫療衛生、公安、人社、交通、公積金、醫保、不動產等多渠道移動端應用和服務整合。加快政務服務數字地圖建設,實現全市實體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全覆蓋。通過開通線上服務專區、線下服務專窗等方式推動高頻事項異地代收代辦。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務,解決疑難事項和復雜問題。深入開展“好差評”,加強問題立整立改,嚴格實行閉環管理。(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局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加大場景應用,提升“一網通辦”建設成效。深入推進“一網通辦”數字政務改革,做好與“蘇服碼”管理平臺的對接。圍繞高頻領域,推進身份證、出生醫學證明、駕駛證、行駛證、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等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窗口、監管執法現場和社會化領域的場景應用,推進第二批100個事項材料“兩個免于提交”。深化“一件事”改革,推出“股權變更”“開便利店”等10項“一件事”主題服務,建成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集項目推進、跟蹤、監管全鏈智慧管理服務。深化“線上聯辦”“專區幫辦”,全面推進“跨省通辦”、長三角“一網通辦”、“省內通辦”。建立智慧檔案一體化管理系統,出臺政務服務單套制電子檔案標準和管理規范。(市協調辦、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深化昆太協同,推進政務服務“市域一體化”。以加強昆太區域聯動為抓手,打破行政屬地限制,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市域通辦專窗”,明確對接機制,建立統一“市域通辦”業務辦理規范及審查標準。梳理跨區域政務服務事項、便民服務事項,制定并公布“當場辦結”“掌上辦”“自助辦”跨區域通辦事項目錄清單,拓展市場主體登記注冊、涉企經營許可、企業市域內遷移等聯辦事項,進一步融入蘇州市內全域一體化發展。(市協調辦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圍繞閉環管理,全過程促進公平審慎監管

(十八)加強融合聯動,提升綜合監管效能。大力推進“互聯網+監管”,全面匯聚關鍵性非涉密監管業務數據,對接重點領域風險預警模型,強化風險預警線索關聯分析,提升風險預警預測能力。開展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試點,推動安全生產、生態環境、食品安全、金融監管等8個領域12個綜合監管事項落地落實。在職業技能培訓、房屋建筑類建設項目、養老服務、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等領域推進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市協調辦牽頭,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開拓創新思路,推行容錯糾錯審慎監管。加快建立標準規范、路徑清晰,有利于市場主體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針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探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首次免罰、觸發式監管、“沙盒監管”等方式。探索柔性監管,落實市場監管領域涉企“免罰輕罰”及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清單化管理。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推進金融、市場監管、稅收管理、進出口、生態環境、醫療保障、醫藥招采、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太倉海關、人行太倉支行等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嚴格制度管理,規范監管執法行為。進一步明確審批監管職責邊界,縷清事前事中事后監管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雙推送、雙回路”機制,梳理公布審管執互動事項清單。對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等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情況進行“回頭看”,分析查找漏洞、隱患,完善監管措施。建立完善涉企監督檢查清單制度,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動態調整公布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依法依規從嚴控制新設涉企收費項目。(市委編辦、市發改委、市司法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市相關部門及各區鎮〈街道〉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圍繞重點難點,全力推進改革落地見效

(二十一)抓好組織實施。各區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政務環境建設工作,要把工作要點提出的目標任務納入整體部署,制定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實。要借鑒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積極主動爭取各類改革創新試點,著力破解市場主體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要加強跨部門協調聯動,及時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太倉政務環境建設走在全蘇州、全省、全國前列。

(二十二)健全工作機制。各區鎮各部門要及時清理和修改完善與營商環境、政務環境建設要求不相適應的政府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文件等相關規定。要統籌做好改革法治保障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務環境調度、考評工作機制,強化跨部門協同機制,對改革實施情況及時跟蹤問效,讓企業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滿意度。

(二十三)加強宣傳推廣。各區鎮各部門要充分用好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多形式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宣傳工作,及時總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全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信息

x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太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

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