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部門信息公開 > 政府部門 >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市政府文件 > 政府辦公室文件
014184576/2024-00038
工業、交通;政府辦公室文件; 通知
太倉市人民政府
2024-03-08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太倉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有效
太政辦〔2024〕13號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太倉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時間:2024-03-08 10:43訪問量:
【字體:

各鎮人民政府,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倉高新區、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科教新城管委會,婁東街道、陸渡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健雄學院:

《太倉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已經市政府第4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太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3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太倉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推進新型工業化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蘇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戰略部署,堅持將數字經濟與產業轉型深度融合,實現全市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工作新突破,促進制造強市建設,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為主線,以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為著力點,通過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制造業企業理念、組織、管理、技術、產品、服務和模式加速變革,持續提升企業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水平,提高太倉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二、主要目標

用三年時間,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全方位、多場景、深層次培育制造業高質量新動能,推動太倉成為蘇州產業數字化發展新增長極。

(一)整體水平進一步提升。推動數實融合,深化創新賦能,保持規上工業企業動態全覆蓋,持續提升數字化水平。到2026年,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46.5萬元/人,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0%和75%,全市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80%,全市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超過70%。

(二)標桿示范進一步彰顯。大力培育標桿示范,引領制造模式轉型升級,累計創建燈塔工廠3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及車間(5G工廠)300家;培育智能制造領軍服務機構、工業互聯網和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優秀服務商50家以上;指導3000家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能力評估;建設8個5G行業虛擬專網,全市數字傳輸骨干網帶寬達到9000Gbps。

(三)產業轉型進一步深化。圍繞全省“1650”、蘇州市“1030”產業體系,突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賦能作用,不斷優化產業體系,凝聚轉型共識,加速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每年廣泛開展各類對接交流活動20場以上。

三、工作舉措

聚焦全市高端裝備、先進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按照提質、擴面、增效的總體思路,實施“智能改造提升、數字應用賦能、網絡聯接升級、自主可控創新、服務供給培優、生態體系保障”六大工程,統籌推進“十六項任務”,打造企業廣泛參與、要素支撐有力、平臺賦能強勁、服務范圍廣泛、基礎設施完備的智改數轉網聯生態體系,為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一)智能改造提升工程

1.推行數字化評估診斷。聚焦中小企業個性需求,一企一檔提供數字化水平能力評估和管理服務,累計指導3000家中小企業完成數字化能力評估,形成相應數字化能力評估報告,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數據庫,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數據支撐。推動企業圍繞精益管理、車間建設、數字化應用、兩化融合等積極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診斷,每年組織不少于200家企業開展各類診斷,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制造診斷動態全覆蓋,累計培育數字化能力水平二級企業9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2.突出標桿示范引領。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生產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智能化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安全環保水平,加快企業技術成果創新,促進產業化提升。對照燈塔工廠評價、智能工廠建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兩化融合貫標、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等標準要求,圍繞標桿工廠、示范車間、卓越運營、精益管理等方面開展精準服務,切實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協同發展。累計新增燈塔工廠1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及車間(5G工廠)100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鎮)

3.實施分類指導推進。根據企業實際,分類采取頭部企業整體升級、腰部企業加速轉型、尾部企業補短提優的推進措施。推動頭部企業實施系統集成和融合創新,打通工序-產線-車間-工廠之間數據鏈條,實現整體升級。推動腰部企業廣泛使用工業母機、機器人等智能裝備,提高ERP、MES、PLM等工業軟件普及率,在設備聯網、生產調度、信息追溯、能源管控等關鍵環節加速轉型。推動尾部企業加強基礎裝備改造,提升自動化水平,夯實技術底座,加快應用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軟件產品。到2026年,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46.5萬元/人,全市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0%和75%,全市關鍵業務環節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比例達到80%,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超過70%。(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二)數字應用賦能工程

4.鼓勵企業上云用數。完善工業數據基礎制度,持續推進工業數據流通場景、資產登記、價值評估,促進工業數據規范有效交易。建立工業數據要素管理機制,保障工業數據安全、合規、高效流通。提高云化平臺應用水平,加快推進工業軟件向低代碼、平臺化、SaaS化發展,加快推進傳統軟件產品向云化平臺軟件服務模式發展,累計打造SaaS產品30款。為中小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的上云方案,推動中小企業加快工業設備聯網上云、業務系統云化遷移,每年新增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企業8家、星級上云企業80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區鎮)

5.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落實全省“筑峰強鏈”重點企業培育支持計劃,鼓勵產業鏈“鏈主”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上下游各環節數據貫通,通過研發創新、訂單管理、資源配置、智能生產、運營維護等全流程數字化,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入以鏈主企業為中心的生態體系,帶動更多企業圍繞資源共享、協同生產、場景共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以協同效應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整體能力。在汽車零部件、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等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鏈,圍繞鏈主企業每年開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對接活動10場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6.加快供應鏈數字賦能。強化數字技術在需求預測、庫存優化、生產調度等供應鏈各環節應用,實現供應鏈上各主體之間數據信息的可追溯和及時反饋,提升企業市場響應能力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提高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業務和管理數字化能力,廣泛開展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配送等,實現供應鏈信息同步共享、業務動態協同和風險有效預警,提升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圍繞重點產業集群,累計征集不少于10個供應鏈數字化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各區鎮)

(三)網絡聯接升級工程

7.強化特色平臺支撐。支持蘇州工業大腦“1+N”平臺體系建設,打造航空航天產業數字賦能平臺,提升航空航天產業上下游協同能力,支撐產業整體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行業垂直型、企業特色型、專業技術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各類產業園區、開發區落地推廣,打造具有區位和產業優勢的區域級平臺。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結伴計劃”,支持本地服務商與蘇州國家級雙跨平臺加強合作,探索在太聯合建立特定領域和特定細分行業賦能中心。累計新增蘇州市級及以上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8家,打造綜合型平臺、產業鏈協作平臺3-5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8.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支持企業外網建設,持續推進5G基站、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部署,提升骨干傳輸網絡綜合承載能力。加快企業內網升級,鼓勵企業綜合運用5G、邊緣計算、工業光網等技術改造升級網絡,加快IT-OT網絡融合,實現5G與企業辦公、生產管理、工業控制、物流等互聯互通。累計建成5G基站3600個以上,建設8個5G行業虛擬專網,全市數字傳輸骨干網帶寬達到9000Gbps。加快中俐云置、申江通等4個在建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推動盡早建成投運。支持數據中心與本地有算力需求企業的供需對接,拓寬數據中心業務范圍,持續強化算力資源供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各區鎮)

9.夯實信息安全保障。健全網絡安全監督檢查、風險評估、信息共享、應急處置和數據保護等制度機制,確保關鍵基礎設施工業數據和重點領域信息安全。落實信息安全責任制,加強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使用、共享等全流程安全防護。加快安全態勢感知、工業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等安全產品研發和應用,大力培育本土工業信息安全企業、服務機構和安全防護星級企業。累計新增省級工業信息安全防護星級企業10家以上,遴選不少于6個優秀工業信息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四)自主可控創新工程

10.提升軟硬件支撐能力。發展智能網聯裝備,支持工業企業提升核心裝備和關鍵工序的數字化水平,研制推廣新型智能制造裝備。借鑒德企先進經驗,強化民營企業的工業建模分析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打造一批經濟價值高、推廣作用強的行業通用工業APP。圍繞生產管理、質量提升、智能排產、在線檢測、實時調度、預測維護等工業場景,加快計劃排產、生產調度和實時優化軟件研發。加強工業軟件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發揮西工大長三角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優勢,高質量建設“空天工業軟件與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發面向航空航天領域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累計新增蘇州市級及以上首臺(套)重大裝備12個,省工業軟件優秀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3個,應用推廣不少于50款工業軟件產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區鎮)

11.拓展新技術融合應用。深化通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工業元宇宙、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運營、運維服務、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應用。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等垂直行業領域,孵化原創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場景落地應用,累計新增人工智能大模型5個以上。推動5G設備與各類工業終端深度融合,分類建設5G工廠,累計新增蘇州市級及以上5G工廠10個,實施5G+工業互聯網項目60個。加快朝露彌特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在裝備、食品、冷鏈等領域推動形成一批行業標桿應用,引導企業、產業園區上節點用標識,擴大標識注冊規模、解析次數和創新應用數量,每年新增100家二級節點注冊企業,培育3家標識解析典型應用企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數據管理局,各區鎮)

(五)服務供給培優工程

12.壯大本土服務商梯隊。加速培育一批有基礎、有能力的服務商,不斷優化服務商資源池,提升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水平。聚焦中德智能制造合作,鼓勵先進德企依托自身技術優勢,放大“溢出效應”,輸出解決方案和管理經驗。充分發揮“兩校多院”科研優勢,引導服務商組建聯合體,加大工業軟件、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核心技術攻關,形成重點行業、典型場景、共性需求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累計培育智能制造領軍服務機構、工業互聯網和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優秀服務商5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各區鎮)

13.加快場景應用推廣。緊扣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本地優勢主導產業,圍繞平臺化設計、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等方面應用,面向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集群、重點細分行業系統梳理企業數字化轉型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遴選一批優質解決方案和產品,加速推進工業互聯網在重點企業的應用推廣。推動龍頭骨干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裝備服務商、軟件服務商、大院大所等深入合作,形成可復制的行業實踐案例。每年征集10個優秀行業解決方案和10個優秀場景實踐案例。(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六)生態體系保障工程

14.加強數字人才培養。支持賽迪科創中心、太倉航空航天低碳數字化賦能中心等載體,圍繞人工智能、空天大數據分析、城市感知、智能計算、數字孿生等領域開展制造業與數字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推進智匯谷科技創新園、太倉市科技創業園、璜涇綠色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建設具有集聚效應、輻射帶動性和品牌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區。發揮西北工業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太倉校區、西工大太倉長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專業優勢,推動校企合作,培育復合型數字工匠。每年開展首席數據官(CDO)培訓6場以上,開展數字技能人才培訓3000人次以上。(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區鎮)

15.完善財政金融政策。不斷優化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政策措施,發揮好貸款貼息、示范獎勵等各項惠企政策作用,拓展智能制造專項貸貼息獎勵覆蓋范圍。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快投貸聯動,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加強“婁城智造貸”“婁城優企貸”等產品宣傳推廣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市場主體。鼓勵企業通過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實施改造轉型。積極幫助企業對上爭取各類項目和資金,構建多層次、寬領域政策支持體系。(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金融監管局,各區鎮)

16.深化對接合作交流。依托太倉市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太倉市智能制造協會等行業聯盟,搭建交流協作平臺,開展技術交流、供需對接、標準研制等活動,推廣優秀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推動企業與服務資源精準對接。強化氛圍營造,充分利用太倉市企業服務總入口,打造“總入口”工業品供需超市,打通本土產業鏈供需內循環。采取多種形式精準化宣傳推廣新型工業化政策,針對企業需求量身打造專題對接活動,廣泛宣傳相關政策和典型經驗,提高政策知曉率、惠及率和滿意度,每年組織專題系列活動20場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區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信息

x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太倉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

彩88-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