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光臨太倉市政府門戶!| 用戶中心
智能問答|無障礙瀏覽|繁體版|English

2007年太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來源:統計局發布時間:2016-07-20 09:26瀏覽量:字體:

  

太倉市統計局

2008年4月21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扣“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主題,務實拼搏,開拓進取,各項工作加速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又好又快的良好態勢。

  一、綜  合

  經濟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40.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5%(現價2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80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65.51億元,增長17.3%;第三產業增加值157.96億元,增長22.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590元。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為3.8:60.3:35.9。

  財政收入大幅增加。全年完成財政收入80.06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7.26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5%上升到8.5%,提高了1個百分點。地方一般預算支出34.91億元,比上年增長35.2%。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及財政收支情況

指    標

單位

2007年

比上年+、-%

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440.27

18.5

第一產業

億元

16.80

4.5

第二產業

億元

265.51

17.3

第三產業

億元

157.96

22.4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70590

9.6

地方一般預算收入

億元

37.26

35.1

地方一般預算支出

億元

34.91

35.2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0.30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12.11億元,同比下降8.7%;畜牧業產值8.74億元,同比增長43.5%;漁業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0.7%。全年糧、棉、油種植面積分別為31.14、0.60和3.49千公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比例為63.2:36.8。全年糧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總產量分別達到175965噸、684噸和8471噸。

2007年種植業主要產品生產情況

產品名稱

播種面積(千公頃)

總產量(噸)

產品名稱

播種面積(千公頃)

總產量(噸)

糧食作物

31.14

175965

糖料

0.06

2513

棉花

0.60

684

  #甘蔗

0.06

2513

油料作物

3.49

8471

藥材類

0.01

-

#花生

0.24

828

蔬菜

11.50

346095

  油菜籽

3.22

7583

瓜果

0.88

26565

芝麻

0.03

60

其他

1.58

-

  全市生豬存欄13.4萬頭,出欄21.4萬頭;家禽存欄460.8萬羽,出欄2216.1萬羽;水產品產量3.19萬噸,其中海水產品1.51萬噸,淡水產品1.68萬噸。

  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2.5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1251臺,小型手扶拖拉機300臺。水稻機械化播栽達到0.67千公頃;三麥、水稻機收面積分別達到了11.7和15.6千公頃。農村用電量33.0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8.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00.78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8.82億元,增長18.7%,占全部工業份額由上年的77.4%上升到78.0%,提高了0.6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071.84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收入848.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規模以上外資及港澳臺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61.80億元,增長19.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53.8%;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02.47億元,增長18.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5.2%。

  工業經濟效益良好。全年實現利稅總額83.24億元、利潤總額49.0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8%和14.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為64.43億元和40.7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2.1%。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75.9%。

  規模以上企業實力增強。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1069家,較上年凈增185家。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企業16家,其中超20億元企業7家、30億元企業3家。

  高新技術產業穩步提升。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28.83億元,同比增長45.8%,高出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7.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5.0%,拉動全市工業增長5.6個百分點。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蘇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國家重點新產品2只。

  建筑業快速發展。全市建筑施工企業實現施工產值25.89億元,比上年增長71.2%。建筑企業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積171萬平方米,增長74.4%;房屋竣工面積110萬平方米,增長103.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再創新高。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3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工業性投資完成115.08億元,比上年下降13.3%;服務業完成投資101.98億元,比上年增長51.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上年的33.6%上升到45.5%,提高了11.9個百分點。按地區分組看,城鎮投資完成16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農村投資完成6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房地產發展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1.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9.6%。商品房銷售面積72.6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1%,其中住宅實現銷售53.6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6.0%。商品房實現銷售額3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其中住宅實現銷售額21.16億元,比上年增長8.8%。

  五、金融、證券、保險業

  貫徹落實金融宏觀調控措施,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74.82億元,比年初增加49.90億元,增長15.4%;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15.79億元,比年初增加51.02億元,增長19.3%;城鄉居民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160.30億元,比年初增加8.61億元,增長5.7%。

  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09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4.3%;現金支出1126.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收支相抵現金凈投放27.80億元,比上年多投放11.16億元。

  外匯存款余額為17469萬美元,比年初減少469萬美元,下降2.6%,其中外匯儲蓄存款余額2736萬美元,比年初減少905萬美元,下降24.9%。外匯貸款余額為25191萬美元,比年初增加12544萬美元,增長99.2%。

  股票市場活躍。全市證券開戶數13596戶,股票成交金額585.37億元,比上年增長5.1倍。

  保險事業實現較快發展。全市新增保險機構4家,年末保險機構總數24家,實現保費收入64829萬元,比上年增長16.0%。其中,財產險收入24221萬元,比上年增長25.3%;人壽險保費收入40608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全年已決賠款及給付10873萬元,其中財產險賠付額9630萬元,人壽險賠付1243萬元。

  六、交通、郵電業和旅游業

  交通運輸業較快發展。全年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22.72億元,比上年增長17.8%;運輸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64489萬噸公里,旅客周轉量138868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2.1%和22.1%。年末共有汽車46317輛,其中,客車39416輛,比上年增長25.8%,私牌汽車34923輛,比上年增長25.4%。港口發展形勢良好,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3043萬噸,比上年增長35.0%;集裝箱吞吐量101.88萬標箱,比上年增長70.0%。

  郵電通信業持續增長。全年實現郵政業務收入7317萬元,發送函件156萬件,特快專遞44萬件,報紙2093萬份,雜志53萬份。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31.76萬門,電信業務總量69469萬元;至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52.0萬戶,較年初凈增9.5萬戶;電話用戶總數達到35.0萬戶,其中小靈通用戶14.9萬戶。

  旅游業穩步發展。成功舉辦了首屆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動,推出了生態休閑、特色文化旅游。全年旅游接待海內外游客175.43萬人,比上年增長12.2%,其中景點接待99.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7%;客房平均入住率達51%,全社會旅游總收入2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7%;星級飯店營業收入1.19億元,同比增長20.4%。

  七、開放型經濟

  利用外資規模繼續擴大。全市完成注冊外資13.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2%;實際到帳外資6.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5%。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60.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出口30.6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9.5%。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年末拓展至140個國家和地區,比上年增加9個,其中出口超億美元國家(地區)10個,同比增加2個。對香港、日本、韓國、東盟、歐盟、美國等六大主體市場的出口額達256920萬美元,占全市總額的83.97%。美國超越日本成為第一大出口市場,出口81236萬美元,增長28.36%,占全市總額的26.55%。

  八、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37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其中,批發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54.72億元,比上年增長19.8%;住宿餐飲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0.43億元,比上年增長7.0%。幾大主要零售商品中通訊器材、服裝鞋帽針織品、食品飲料等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以汽車、旅游、餐飲等為代表的新型現代化消費熱點不斷涌現,并成為拉動消費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全年完成商品交易市場成交額99.79億元,其中消費品市場成交額65.75億元。

  九、引進內資

  引進內資穩定發展。全市引進內資項目473只,投資總額84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其中外地82.87億元,新增注冊資金33.34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外地32.33億元。引進內資實際到帳87.13億元,比上年下降23.6%,其中外地84.81億元。在全市投資項目中:投資總額500萬元以上項目76只,注冊資金30.20億元,分別占比16.1%和90.6%,其中500-1000萬元以上項目22只,注冊資金1.55億元,分別占比4.7%和4.7%;1000-5000萬元項目有39只,注冊資金10.70億元,分別占比8.3%和32.1%;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只,注冊資金17.95億元,分別占比3.2%和53.8%。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太倉新港城建設全面啟動,港區行政服務中心、商務中心等十大工程建設穩步推進。204國道三期改建、339省道復線東段和太沙公路加快建設。府南地塊居住小區、南洋廣場商業區建設穩步開展。東倉路大橋、新瀏河風光帶西段南園地塊住宅區及南郊新城啟動建設。港城之星建設快速推進,同覺寺公園竣工啟用。長江飲水“村村通”工程提前一年完成,蕩茜河樞紐工程進展順利,高標準加固長江江堤1320米,建設標準化圩堤8公里,改造農橋142座,疏浚河道286.9公里,鋪設城鄉污水主管網27公里。500千伏太倉開關站和220千伏香塘變、110千伏王秀變擴建工程順利投運。

  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以建成國家生態市為抓手,以打造蘇南人居環境最美生態區為重點,以工業污染源防治為突破口,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超額完成。深入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完成16個太倉市級重大環境問題掛牌督辦企業、集中式水源地、31家噴水織造企業、23家木屑熏烤企業、24家小冶煉企業的專項整治。清潔生產工作不斷推進,至年末已有32個企業通過了清潔生產的審核驗收,16個單位通過ISO14000認證,4個企業獲首批蘇州市科技創新示范企業,12個企業被認定為蘇州市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國家生態市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順利通過了國家級考核。全市生態和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質量綜合指數93.7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2.0%,大氣質量良好,優良率96.7%,為Ⅱ級,大氣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分別為0.044mg/m3、0.031mg/m3、0.086mg/m3。全市降水PH平均值5.37,酸雨率24.5%;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0.9dB,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61.2dB。

  十一、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業取得新進展。太倉科技創業園和太倉軟件園分別通過了江蘇省科技廳“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驗收,成功舉辦了“2007太倉市科技招商、引智洽談會”,加快發展服務外包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全年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穩步提高。專利申請量達到4033件,其中發明專利220件,申請量比上年增長241.5%,完成全年任務269%。工業項目列入蘇州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6項,列入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0項,其中省火炬計劃項目9項,省高技術研究項目1項。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家,其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高新技術企業27家;認定省高新技術產品42只;認定江蘇省軟件企業2家,軟件產品3只;認定省民營科技型企業31家;認定蘇州市創新型企業3家;認定蘇州百強民營企業2家。

  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農村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工程為抓手,創新思路,加大投入,加快推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和諧發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水平快速提升,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保持在99%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8.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9.7%。獲得“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市”和“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市”等榮譽稱號,順利通過江蘇省首批縣(市、區)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的評估,并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區”榮譽稱號。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取得新的進展。成立了太倉市留學人才協會,開通了“江蘇沿江服務業人才網”。與德國工商行會上海代表處合作建立了“AHK——上海、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技術工人培訓中心”。順利通過省縣(市)教育現代化建設和全國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區。維新遺址陳列館和婁東畫派紀念館對外開放,王錫爵故居改造工程完工,滾燈和雙鳳山歌列入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舉辦了《歡樂中國行——魅力太倉》大型綜藝晚會。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97%,省“戶戶通”有線電視縣(市)創建通過驗收,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順利推進。

  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第一人民醫院易地新建工程加快推進,三院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港區、沙溪醫療急救分站投入運行。瀏河鎮、璜涇鎮通過了國家衛生鎮考核。組建了集計生、衛生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家庭保健服務中心,“生殖健康百村行”活動深入推進,建立了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聯合執法長效機制。鎮、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有序推進,被列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市”。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63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8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394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537人。

  體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成功舉辦了2007年全國女排錦標賽、全國女排聯賽南部主場的比賽、亞洲男排挑戰賽、全國木蘭拳比賽、江蘇省青少年田徑賽及海峽兩岸橋牌賽,多項賽事被國家體育總局、省體育局評為優秀賽區。在體彩方面,新增了體彩銷售點19家,開通了高頻體彩新玩法。全民健身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城鄉聯動,全民健身月期間舉辦的大型活動達127次。在江蘇省業余訓練考核中,太倉市列全省第八名,太倉體育中學還被命名為江蘇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單項訓練基地,少體校被命名為江蘇省奧林匹克體育俱樂部。

  十三、人民生活

  據城鄉住戶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48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0%和12.95%。城鄉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139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284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0%和9.5%。食品消費結構繼續優化,食品支出占生活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城鎮居民為30.7%,農村居民為35.2%。城鎮和農村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分別為20.0%和17.6%。

  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家用空調206臺、電話328部、照相機65架、家用電腦81臺、熱水器111臺。

2007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項  目

單位

擁有量

項  目

單位

擁有量

家用汽車

15

照相機

65

洗衣機

110

微波爐

96

電冰箱

111

空調器

206

彩色電視機

207

淋浴熱水器

111

家用電腦

81

普通電話

155

組合音響

39

移動電話

173

  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彩電197臺、輕騎和摩托車151輛、熱水器96臺、移動電話208部、家用空調126臺、家用電腦32臺。

2007年末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項  目

單位

擁有量

項  目

單位

擁有量

家用電腦

32

微波爐

54

電冰箱

107

熱水器

96

彩色電視機

197

輕騎和摩托車

151

空調機

126

移動電話

208

  城鄉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0.3平方米,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72.1平方米。

  十四、人口和社會保障

  全市年末戶籍人口46.3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07‰,死亡率為7.96‰,自然增長率為-1.88‰;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26.22萬人,非農業人口20.16萬人。常住人口65.81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城市化率達到56.1%。

  再就業工作繼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安置就業2.8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萬人,其中被征地農民3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1%。建立發放“勞動保障卡”43萬張。各類社會保險擴覆24.6萬人次。住房公積金歸集和貸款發放額增幅超過20%。啟動了經濟適用房安居工程,建立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320元和200元。

  十五、市場物價

  市場價格總體水平呈上漲趨勢。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5.0%。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指數看,食品類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為12.9%,特別是油脂、肉禽制品和蛋類價格,分別上漲35.3%、30.2%和21.7%;居住類價格上漲7.0%,家庭設備及用品價格上漲3.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降幅最大,下降了4.0%。

200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    標

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5.04

食品類

112.93

煙酒類

100.09

衣著類

100.00

家庭設備及用品類

103.62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

99.43

交通和通信類

98.16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

95.96

居住類

106.96

        過去的一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決,重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不多,節能減排任務較重,民生質量改善還需進一步加快。我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太倉一定能實現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進一步提升全面小康建設水平,努力向現代化新太倉目標奮進!

  說明:

  1.本公報數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相關文件

打印此頁關閉窗口
彩88-欢迎您